中国第一个被取消院士资格的院士是李宁(与运动品牌创始人李宁并非同一人)。李宁曾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以45岁的年龄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他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国内动物转基因克隆领域的领军人物,被称为“转基因院士”。 培育了世界上最大的克隆牛和转基因奶牛群体,主持973项目“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获发明专利15项,并担任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曾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称号,是科研领域的标杆人物。
2014年,审计署发现李宁涉嫌通过虚假发票和项目套取科研经费,并将资金转入其控制的公司,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2014年6月,吉林省检察机关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自2014年6月被批捕起,李宁的院士资格即被停止;2015年1月,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告停止其院士资格。后续若法院判决有罪,其院士称号将被撤销。李宁是中国工程院自1994年建院以来,首位因涉嫌犯罪被停止院士资格的院士,标志着院士退出机制的首次实践。
据中国农业大学官方报道,动物分子遗传育种领域杰出科学家、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教授,已于去年担任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据公开资料,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农股份”)成立于1994年,2014年改制成为国有控股股份所有制企业。依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已成为国内动物种业前列企业。公司注册资本8.4亿元,员工超4400人,资产总额近60亿元。 首农股份是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种业科技战略的承载与实施主体。
李宁的案例并非孤例。此后,中国工程院陆续撤销了周国泰(军需物资专家)、孟伟(环境领域)、王安(煤矿工程专家)等人的院士称号,进一步强化了院士群体的规范管理。李宁作为中国首个被撤销院士资格的科学家,其人生轨迹从学术巅峰跌落至法律审判,反映了科研伦理与法律监管的重要性。尽管其学术成就曾备受推崇,但违法行为导致其终身荣誉被剥夺,成为学术界警示性案例。目前其案件仍待司法程序的最终结果,但其在工程院的历史记录已被永久标注为负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