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甘肃省医保局发布了《关于执行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等10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
根据《通知》,甘肃省将在4月30日这一天,统一执行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输液器、血液透析浓缩物、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肝功生化类、糖代谢、冠脉扩张球囊、关节用骨水泥、冠脉导引导管、心脏起搏器等10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
事实上,4月30日这一天大批量执行耗材集采中选结果的,并非只有甘肃省。
4月21日,福建省发文称,自4月30日起执行超声刀头、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糖代谢等生化类检测试剂,以及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等4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
黑龙江省公布了6大联盟集采执行通知,自4月30日起,执行糖代谢等生化试剂、外周血管介入类微导管、微导丝、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输液器、血液透析浓缩物、乳房旋切针、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等8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江西省也将于4月30日执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超声刀头、乳房旋切针等3类耗材降价结果。
进入5月后,各省耗材集采执行速度同样不容小觑。
5月1日起,超声刀头、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糖代谢等生化类检测试剂,以及乳房旋切针等四类耗材试剂落地贵州全省。
5月20日起,海南省开始执行无针连接件、肝素帽、鼻胃管、鼻胃肠管、静脉营养袋、负压引流护创材料(海绵)、输液器、乳房旋切针、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心脏起搏器、糖代谢微导管、微导丝、明胶海绵、栓塞微球、栓塞胶等17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单省执行耗材品类数再一次被刷新。
从目前各省执行结果来看,除了2024年耗材国采以及全国联采的耗材品种外,更多的是源自各省际联盟采购周期到期后的接续采购。
七大耗材联盟集采到期,
2025全国耗材集采加速
3月份,江西省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做好部分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协议期满后过渡期采购工作的通知》,七大耗材省际联盟采购周期将陆续到期(即协议期满)。
具体包括:福建省牵头心脏介入电生理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河南省牵头通用介入和神经外科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京津冀“3+N”联盟腔镜切割吻缝合器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吉林省牵头弹簧圈省际联盟集采;广东省牵头心脏起搏器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河南省牵头血液透析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内蒙古自治区牵头止血材料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从4月29日到6月30日陆续到期。
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这7大耗材联盟接续采购将陆续启动,新一轮杀价如约而至。
今年初,国家医保局召开会议明确:预计2025年国家和联盟组织开展的药品集采品种将达到700个。与2024年相比,今年的国家和省级集采品种数量增加了200个,这无疑对各省耗材集采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意味着,除接续采购外,新品种耗材集采翻台速度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官方已正式披露的联盟集采包括:河北牵头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集采,黑龙江牵头腔静脉滤器、消融电极类耗材集采,广西牵头中医针具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湖南牵头高频电动刀头耗材全国联采。
与此同时,江西、福建、河北、安徽、四川、云南等多个耗材集采已经正式启动。
除集采内耗材,本月起,以浙江、江西为代表等地区正在探索非集采耗材降价路径。医用耗材降价范围、手段持续扩增。
浙江省医保局发文明确,将推动未纳入国采的耗材通过专科医院联盟、医联体采购等形式实施“组团砍价”,并在省级医疗机构及杭州、宁波率先开展试点。
江西宜春则将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医疗机构确需使用的药品和医用耗材,纳入备案采购目录,实现全市采购目录统一。
显然,不论是否纳入集采,降价仍旧是医用耗材领域2025年的核心“关键词”。只不过如今不仅局限于挤出价格水分,不仅要降价,还要提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