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3月公立医院共发布了50套以上磁共振中标结果公示, 以项目金额计算其中九大MR采购项目如下:除了上述九个项目以外,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就其磁共振采购项目开展公开招标,项目总预算达 5700 万元,计划采购 1 套 5.0T 磁共振与 2 套 1.5T 磁共振。中标公告显示,联影的磁共振设备成功中标全部 3 套设备,中标总价为 5695万元,其中,联影 uMR Jupiter 拿下 5.0T 磁共振项目,在该项目中uMR Jupiter具体单价未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共成交97台磁共振设备,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中标项目总金额约18.3489亿元人民币。而25年3月正值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一周年,在上述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医疗设备市场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哪些细分领域最为收益?请看我们的详细分析。
在上述十大公立医院采购项目中,uMR Jupiter独中三元。资料显示,联影uMR Jupiter 5T是世界首款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采用业内首创的5.0T超高场强设计,已获得NMPA、FDA及欧盟MDR认证,是全球唯一三证齐全的全身人体临床超高场磁共振。再结合整个三月的主流MR品牌型号中标情况来看,西门子医疗和GE医疗的标讯数量最多,均有11条。其中,西门子医疗的MAGNETOM VIDA和 MAGNETOM MICA一直是市面上的主流型号,在3月的中标数量上名列前茅。MAGNETOM Vida 3.0T 70cm大孔径磁共振是全球先进的临床科研型磁共振;MAGNETOM Mica 1.5T则是通过国智创新的本土研发,推出的业内首台5G磁共振。GE医疗的SIGNA Architect AIR是高端科研型3.0T磁共振, 共4条标讯。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共成交97台磁共振设备,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中标项目总金额约18.3489亿元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来,已过去整整一年。该政策要求,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据众成数科统计,在上述政策发布一年内,共出现两波设备更新项目审批高峰,分别是政策发布后的4月至6月,以及2025年的2至3月。一年内合计批复设备更新项目380项,已披露预算金额达94.21亿元。从地区上看,截至3月9日江西省的医疗设备更新项目预算金额最高,达160.3亿;黑龙江省的项目数量最多,达122个。数据来源:医装数胜,方格内颜色深浅表示该省份采购意向中该产品的采购频次排名,颜色越深,采购频次排名越高,只标记各省前三。
从设备更新设备类别来看,超声设备是采购频次最高的品类,其次是CT、DR、MR和各类内窥镜。
那么,在设备更新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医疗设备市场的整体变化情况如何?
2024年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整体及县域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据众成数科测算,2024年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整体市场规模超1424亿元。其中,一季度市场规模251.95亿元,同比下跌48.4%。
然而,随着国家财政资金补贴于2024年9月左右陆续下发,采购市场被彻底激活,2024年四季度市场规模达554.17亿元,同比增长跃升至16.5%。
且上述增长势头在2025年得以延续。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在新增项目方面,2025年开年的项目批复出现小爆发,结合2024年设备更新项目招标的经验来看,今年年初立项的大批设备更新采购项目可能会集中在三、四季度大规模落地。
2025年1-2月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市场规模及同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在市场采购方面,2025年1月,整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8.4%;2025年2月,整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更是激增至75.7%。
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县域市场规模及同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在备受关注的县域市场,据众成数科测算,2024年一季度国内县域市场规模仅为68.89亿元,同比下跌62.0%;但到了四季度,市场规模跃升至131.64亿元,同比增长6.8%。
考虑到县域的设备更新采购项目推进速度较城市地区较慢,在采购意向阶段积压了大量项目,而2025年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年。
政策要求到2025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县级市,有条件的市辖区可参照,下同)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
预计今年,2024年积压的大量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有望密集启动,大批量、多种类的中高端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将在县域市场爆发。后续,我们也将持续观测国内医疗设备市场,为读者带来市场行情的最新动态。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