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关媒体从美国康涅狄格州1月28日的一份监管文件获悉,全球便携式磁共振(MRI)龙头Hyperfine宣布计划裁员 14%。
据了解,Hyperfine是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FDA批准的便携式MRI系统™ Swoop®的开创性医疗设备公司。公司曾与HealthCor Catalio Acquisition Corp.合并,并于美东时间2021年12月23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HYPR”。
该监管文件显示,此次裁员旨在“降低成本,并构建一个更精简的组织架构以支持公司业务发展的优先事项”。随着公司从研发阶段逐步迈向商业化阶段,此次重组主要波及技术岗位,尤其是内部职能角色。据悉,Hyperfine目前共有131名员工,其中84人从事研发、生产和制造工作。
Hyperfine创始人乔纳森·罗斯伯格(Jonathan Rothberg)在周三并未就裁员事宜发表即时评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发生在Hyperfine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两个多月之后。财报数据显示,尽管Hyperfine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呈现出增长态势,但亏损问题依然严峻。
具体而言,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创下364万美元的新高,较2023年同期的233万美元增长了56%;毛利率为191万美元,毛利率达52%,较2023年同期的112万美元和48%有所提升。然而,该季度净亏损为1033万美元,相当于每股净亏损0.14美元。
从九个月财务业绩来看,Hyperfine收入达到1057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835万美元增长了27%;毛利率为507万美元,毛利率为48%,较2023年同期的372万美元和45%有所提升。研发费用为1751万美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653万美元;销售、营销、一般和管理费用为2013万美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2368万美元。但净亏损为3033万美元,相当于每股净亏损0.42美元。
此外,公司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预估,此次裁员将产生最高达40万美元的相关成本,包括现金遣散费、其他遣散福利以及重组费用等。
Hyperfine在2023年第一季度也曾实施过裁员计划,裁员比例为13%。此次再次裁员,显示出公司在面对财务压力和市场挑战时的严峻态势。
Hyperfine是乔纳森·罗斯伯格博士2014年创立的一家创新医疗技术企业,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Guilford。
Hyperfine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希望能推动医疗的可及性,将MR成像置于全球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医疗机构中,无论身在何处,每位患者都可以接触到 MR 成像。
传统的核磁共振成像机是大型昂贵的设备,需要定制的房间来容纳用于成像的强大磁场,临床应用场景有限。而便携式MRI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由Hyperfine开发的床旁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本据称只有目前的MRI机器成本的1/20,耗电量是后者的1/35,重量是后者的1/10。Hyperfine的新型POC机器的磁感应强度明显更小,宽仅有3英尺(约0.92米),高5英尺(约1.53米),使用GPU计算信息处理技术,采用永磁体,只有0.064T。这意味着该设备可以轻松地被放置在病人的床边,而无需在周围环境中部署任何保护措施。
2020年2月,全球首台床旁磁共振Hyperfine获得FDA批准,不久后,这款设备的升级版产品Swoop再次获批FDA,并且加入了人工智能的功能。它用于两岁以上患者的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比现有的MRI便宜得多,设备单价大约为50000美元。Swoop®便携式MRI系统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在床边进行神经成像检查的MRI系统。
该系统可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扫描,同时使用iPad进行扫描控制和图像显示,其连接原理类似于掌上超声。目前的成像序列有:T1、T2、FLAIR和DWI(以及ADC图)。
该系统体积小巧,方便携带,使得患者可以在院内几乎随时随地接受MRI检查。因此,它也是重症监护病房和儿科环境中进行神经成像的理想选择。其开放式设计有助于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同时在进行扫描时,家属可以陪伴患者,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具有极大的安慰作用。
据官方介绍,Hyperfine采用了深度学习技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创建了更为先进的图像重建方法,旨在减少图像模糊和噪点,进而提高T1、T2和FLAIR图像质量。Swoop采用了独特的高级图像重建管道,对图像重建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高级网格化和高级降噪进行了改进,以达到提升图像质量的目的。这种先进的图像重建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为医生提供更准确、清晰的医学影像。
Hyperfine与床旁超声波 Butterfly iQ同属于4Catalyzer医疗科技孵化器。Hyperfine公司的首席医疗官John Martin博士表示,使用Hyperfine的同时,用Butterfly超声传感器对着患者都没有问题。
Hyperfine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提供价格合理且易于操作的成像和监测设备,旨在彻底改变世界各国各地区患者的医疗保健现状。Hyperfine的创始人罗斯伯格博士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科学家和连续创业者。他拥有化学工程学、生物学以及哲学学位,对医疗技术的创新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追求。罗斯伯格博士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种重新定义脑成像的方法,而这个答案便是全球首台便携式MR成像系统——Swoop。
罗斯伯格博士的成功并非偶然。自1991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他便相继创办了9家公司,其中不乏454 Life Science、Butterfly Network等独角兽企业。他的创业经验和对医疗技术的深刻理解,为Hyperfine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融资方面,Hyperfine也表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公司成立后,获得了多次融资支持。2021年7月,Hyperfine和Liminal Sciences宣布将通过与HealthCor Catalio Acquisition Corp的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合并上市。这一消息无疑为Hyperfine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1年12月,Hyperfine宣布已经完成与HealthCor Catalio Acquisition Corp.的合并,并于美东时间12月23日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HYPR”。合并上市当天,Hyperfine的开盘价为11.83美元每股,虽然收盘价跌至9.19美元每股,合并上市当天股价下跌15.84%。
尽管商业化初见成效,Hyperfine的财务表现仍面临挑战。2022年,公司收入为1.0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为-1.04美元。此外,公司在2023财年的收入增长显著,达到1.103亿美元,同比增长61.9%,但净亏损有所收窄。
进入2024年和2025年,Hyperfine的股价下行明显。截至2025年1月31日,HYPR的股价为每股1.0美元,较前一日上涨了1.01%,但仅为上市时的8.45%。
尽管股价波动较大,Hyperfine在技术和市场扩展方面仍取得一定进展。例如,公司在2024年获得了新一代AI驱动脑成像软件的CE认证,并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展示了其在脑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应用。此外,公司还计划进一步扩展至欧洲市场。
作为一家创新型医疗技术企业,Hyperfine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和使命,正引领着医疗领域的深刻变革。然而,创新技术的推广往往伴随着长期且巨额的亏损挑战。我们期待随着Swoop等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广和应用,Hyperfine能够打破这一僵局,实现良性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