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Zimmer Biomet宣布已经完成了对Paragon 28的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7.7亿元)收购。
成立于 2010 年的 Paragon 28,其产品覆盖足踝外科全适应症,包括创伤修复(如骨折)、畸形矫正(如拇外翻、扁平足)及关节置换术,形成从保守治疗到复杂手术的完整解决方案。
明星产品如 Gorilla® 足踝融合系统(微创治疗终末期关节炎)和 P28® 畸形矫正系统(模块化设计适配复杂解剖结构),填补了 ZB 原有产品线中关节置换以外的治疗空白,尤其在高增长的畸形矫正领域建立技术优势。
01
ZB收购的“三步棋”
Zimmer Biomet的官员表示,此次收购有以下几个原因:
产品线补全:从“跟随者”到“定义者”
Paragon 28的加入使Zimmer Biomet的足踝产品覆盖从现有关节置换扩展至畸形矫正(如拇外翻、扁平足)和复杂创伤修复。其明星产品包括:
Gorilla® 足踝融合系统:适用于终末期关节炎的微创解决方案;
P28® 畸形矫正系统:模块化设计适配复杂解剖结构。
据Needham & Company分析,此次收购将使Zimmer Biomet在足踝市场的份额从9%跃升至18%,直接挑战Stryker的领先地位(25%)。
渠道协同:抢占门诊手术中心(ASC)蓝海
美国近40%的足踝手术已转向门诊场景,Paragon 28约35%的收入来自ASC渠道,其专业销售团队与Zimmer Biomet的全球分销网络(覆盖25个国家)形成互补。Zimmer Biomet CEO Ivan Tornos强调:“ASC是增长最快的终端市场,合并后我们将为门诊机构提供从器械到术后康复的全套解决方案。”
财务杠杆:拉动增长与利润率双引擎
Paragon 28近年营收增速超30%(2023年预估收入2.5亿美元),远高于骨科行业平均的5%。Zimmer Biomet预计,收购可立即增厚调整后每股收益(EPS),并通过供应链整合(如采购成本优化)在3年内实现1.2亿美元协同效益。高盛分析师指出:“若整合顺利,Zimmer的加权平均市场增长率(WAMGR)有望从4%提升至6%。”
首席执行官Ivan Tornos表示:“这一合并扩大了我们在足部和脚踝领域的领导地位,这是肌肉骨骼护理领域增长最快的专业之一。我们将共同推动大规模创新,并利用Paragon 28专门的足部和脚踝商业渠道的力量,帮助推进我们的使命,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02
巨头们的“足踝战争”升级
从行业背景来看,足踝市场之所以成为必争之地,首先在于其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
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 数据,全球足踝外科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3 年的 45 亿美元增至 2030 年的 7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 7.5%,驱动这一增长的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导致的足部畸形、关节炎高发,运动损伤增加带来的踝关节扭伤、骨折等问题,以及微创手术技术进步推动的门诊化趋势。
此外,足踝领域存在高利润与低渗透率的矛盾,该领域手术复杂度高,定制化器械需求大,产品毛利率也大,但传统骨科巨头长期聚焦髋膝关节置换等 “大单品”,使得足踝市场呈现高度分散格局,前五大企业(Stryker、Smith & Nephew 等)仅占 40% 份额,为专业企业留下了整合空间。
当前,足踝市场的竞争格局正不断升级,巨头们的 “足踝战争” 愈发激烈。
Stryker:2020年以47亿美元收购Wright Medical,获得其足踝产品线及生物材料技术;
Johnson & Johnson:通过子公司DePuy Synthes推出INBONE™全踝置换系统;
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NuVasive(足踝收入占比12%)、Arthrex等凭借差异化产品仍具竞争力。
GlobalData医疗设备分析师Alex Chen评论:“未来三年,足踝市场的并购将更加活跃,技术壁垒高、渠道专科化的企业估值可能进一步攀升。”
Zimmer Biomet计划将Paragon 28的技术与其数字化平台(如ROSATM骨科手术机器人)结合,推动“精准足踝手术”的普及。此外,双方将合作开发人工智能术前规划工具,进一步绑定医生与设备生态。
此次收购不仅是两家公司的资源整合,更是骨科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专科化+创新化”竞争的分水岭。随着人口结构与医疗模式的变化,能否在足踝等高潜力赛道构建技术-渠道-数据的闭环,将成为巨头们下一个十年的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