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达110亿!强生出售神经介入业务
来源: 医疗器械创新网 2025年02月12日 15:41

2025 年 2 月,《金融时报》发布报道,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计划出售旗下中风治疗业务 Cerenovus,估值在 10 亿(约合人民币73亿)至 1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亿)之间。消息人士透露,强生已通过顾问与潜在的私募股权及战略买家展开接触,以便了解市场对 Cerenovus 的兴趣程度。目前,强生官方尚未对这一传闻做出直接回应,但从其近年来的战略布局来看,此次出售计划与强生的战略重组方向高度契合。

13abc7dd03fd7d44c2cad9e3e420260.jpg



01

Cerenovus:

在中风领域 “封神”的强生王牌

Cerenovus 是强生医疗科技(Johnson & Johnson MedTech)旗下专注于神经血管业务的品牌,致力于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中风)的治疗方案研发与推广。该业务成立于 2017 年,整合了强生此前收购的脑动脉瘤设备制造商 Pulsar Vascular 和神经血管技术公司 Neuravi。其名称源自拉丁语 “新”(Cere)和 “大脑”(Novus),象征着对神经介入领域的创新愿景。

Cerenovus 的产品线覆盖中风治疗的多个关键环节:在缺血性卒中治疗方面,通过机械取栓设备,如 CereGlide 导管,能够快速清除血栓,恢复脑部供血;在出血性卒中治疗上,采用栓塞技术,如 TRUFILL™液态栓塞系统,有效阻断动脉瘤破裂风险。其技术核心在于微创介入,相较于传统开颅手术,显著降低了患者创伤和恢复时间。

自成立以来,Cerenovus 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在神经血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16 年,强生通过收购 Pulsar Vascular 获得脑动脉瘤治疗技术,随后结合 Neuravi 的取栓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中风解决方案。2023 年,Cerenovus 推出的新一代抽吸系统因高效性和安全性获得临床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02

强生的战略调整与业务布局变革

据悉,此次出售并非强生首次进行业务调整。2023 年,强生宣布将旗下五大医疗科技子品牌(Ethicon、DePuy Synthes 等)统一整合至 “强生医疗科技” 品牌下,以简化架构并强化竞争力。此外,强生近年频繁通过收购和剥离优化业务组合,如 2024 年以 131 亿美元收购 Shockwave Medical,加码心血管介入技术,同时退出消费品业务部。此次出售 Cerenovus 或成为其聚焦核心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


强生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公司,仅次于美敦力。自 2022 年强生新 CEO Joaquin Duato 上任以来,强生在医疗器械领域表现出强劲的进取态势,誓要夺回失去十年之久的器械一哥位置。为此,强生在最近几年投入超过 300 亿美元进行并购,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领域。

然而,此次突然传出要出售 Cerenovus,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从强生自身战略来看,一方面,2024 年对 Shockwave Medical 的收购,使得资源向心血管介入技术倾斜,可能导致非核心业务收缩,Cerenovus 业务或因此被剥离,这也暗示 Cerenovus 业务未来增长潜力有限,表明强生正在加倍投资于创新密集型细分市场,同时剥离与其长期战略不符的非核心资产;另一方面,近年强生因诉讼赔偿(如滑石粉案)和收购支出面临资金压力,出售资产可优化资产负债表。此外,统一医疗科技品牌后,冗余业务剥离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


03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影响

若 Cerenovus 出售交易达成,神经血管市场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私募股权公司可能介入,通过整合 Cerenovus 与中小型技术企业,打造新的行业龙头;美敦力、史赛克等巨头也可能借机补强神经介入产品线,加剧行业技术竞赛。

从患者与医疗机构的角度来看,Cerenovus 的技术和服务短期内不会变化,但长期来看,新所有者若调整研发投入方向,可能影响创新产品迭代速度。

此外,剥离 Cerenovus 可能与强生市值长期低迷有关。强生目前市值仅为 3759 亿美元(比 2022 年最高时期跌了 10%),而一年销售额高达 888 亿美元。对比 Intuitive(市值 2000 多亿美元,销售额才 83 亿美元),强生股东显然对当前市值表现不满。如同 BD 一样,一旦业务增长潜力低,股东就会要求推动交易来实现市值增长。


04

全球中风治疗市场规模与未来趋势

据行业分析,全球中风治疗市场预计以7.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年规模将超450亿美元。驱动因素包括:

  • 老龄化加剧:65岁以上人群中风发病率是其他年龄段的3倍;
  • 技术突破:取栓器械、AI辅助诊断等创新提升治疗成功率;
  • 新兴市场需求:中国、印度等国家医疗基建升级,推动卒中中心建设。

在中风治疗市场中,缺血性卒中器械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 60%,特别是机械取栓设备,因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同时,强生、西门子等国际医疗巨头纷纷加大在神经介入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力度,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神经介入机器人有望成为中风治疗领域的主流技术。

强生对 Cerenovus 的剥离,深刻反映了医疗巨头对于高增长赛道的重新审视与战略调整。当前,心血管、肿瘤介入等领域凭借其高利润回报,吸引了大量的资源投入,成为医疗巨头布局的重点方向。在收购策略上,医疗企业更加注重收购标的与现有产品线的技术互补性,以实现技术协同效应的最大化,而非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张。

强生出售Cerenovus既是战略收缩,也是行业洗牌的缩影。对患者而言,技术创新仍是改善预后的核心;对企业而言,如何在动态市场中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布局,将成为制胜关键。未来,中风治疗领域的竞争将更聚焦于精准化、微创化和智能化,而强生的下一步动向,无疑值得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图片

往/期/回/顾


超6亿,百年光学巨头再加码中国!


18.2亿元收购!2025疼痛市场要 “变天”?


中纪委发文,2025医药反腐升级

图片
图片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