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将聚全委全系统之力,在2025年用心用情做好八件为民服务健康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通知》也详细介绍了八件实事及措施:
一是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通过医联体牵头医院派员下沉、对口帮扶医院支持等形式,帮助尚未完成儿科设置的医院不迟于11月底提供儿科服务。
二是11月底前,每个地级市至少有1所医院,直辖市的区县至少有1所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全国举办超过5000场次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三是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实现国家、省、地市质控中心全覆盖。
四是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五是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六是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对于县域内医院均不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的,县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确定一家医院设置血液透析室,不迟于11月底开展血液透析服务。
七是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
八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20场以上“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
《通知》明确,2025年实施好八件为民服务健康实事,是卫生健康系统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公开承诺,必须不折不扣兑现。要统筹用好中央和地方政策、资金、工程、项目等资源,统一谋划、整体推进。
毫无疑问,国家卫健委对这八件事的高度重视,不论是资金、政策还是资源都将为止倾斜。而不论是儿科、心理睡眠门诊、血液透析等领域,也将孕育出大量医疗设备配置机遇,值得所有医械人重点关注。
超5000家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大升级(附清单)
具体来看,《通知》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全面梳理辖区内尚未提供儿科服务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名单,督促指导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有关要求设置儿科,配备相应设施设备。
根据国家卫健委及各地医疗机构最新规范,儿科医疗设备配置需兼顾基础救治、精准诊疗及儿童友好性。推荐配置的设备包括:多参数监护仪、氧气驱动雾化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新生儿抢救台、婴儿培养箱、便携式呼吸机、简易除颤监护仪、新生儿黄疸治疗仪、听力筛查仪等等。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5月,全国共有5500多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而全国设有儿科的公立综合医院近4400家。
因此,为实现“全国二级、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面提供儿科服务”的目标,不论是补齐设备缺口,还是老设备“以旧换新”,全国数千家二、三级医院儿科医疗设备迎来配置高峰期。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透露,当前全国有72个人口超过10万的县,其公立综合医院尚不具备血液透析服务能力,部分甚至缺乏相关设备。
血液透析的核心设备通常涵盖血液透析机、透析器及透析用水处理系统,而以一家配置10台透析机的医院为例,总投资预计介于200万至500万之间。
依据《通知》规定,针对县域内无血液透析服务的现状,县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与中医药主管部门需指定至少一家医院设立血液透析室,并确保不晚于11月底启动服务。
这意味着,至迟于今年11月底,这72个县将至少有一家医院全面配备血液透析室所需设备。此举无疑为透析设备及耗材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市场机遇。
综上,《通知》的出台与执行,不仅显著增强了全国范围内儿科与血液透析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也为托育服务和心理健康门诊等领域的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发展机遇。
附原文:
超6亿,百年光学巨头再加码中国!
中纪委发文,2025医药反腐升级
![图片](https://www.innomd.org/img/article/76be615b199f47d3997c76b5ec989504.gif)